新闻资讯

日本上市公司推动百亿钙钛矿电池项目 背后有怎样的考量?

日本上市公司推动百亿钙钛矿电池项目 背后有怎样的考量?

  财联社12月28日讯(编辑 史正丞)就在全球新能源分析师蹲守光伏产业“反转时刻”的节骨眼上,这个行业又传出了新的扩产消息。

  日本化工企业积水化学(Sekisui Chemical)本周宣布,将与日本开发银行共同投资大规模生产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。项目投资将达到3145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145亿元),其中政府补贴将覆盖一半。

  受此消息推动,积水化学股价近两天持续走高,创下历史新高。

(积水化学日线图,来源:TradingView)

  据悉,名为“积水太阳能薄膜”(Sekisui Solar Film)的公司将于明年1月设立,将在积水化学的许可下设计、制造和销售钙钛矿电池。其中,日本的政策性银行将持有14%股份,其余股份均为积水化学所有。

  上市公司披露,项目计划在2027年春天启动一条年产量100兆瓦的产线,大约足够为2.5万户家庭供电。这个钙钛矿电池的生产设施,此前曾经是夏普的LCD面板工厂。

  进一步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产能扩大至1吉瓦,相当于一个核反应堆的发电能力。积水化学预计,届时钙钛矿电池的年销售额将达到1500亿至2000亿日元,约合人民币70至90亿元。

  从发布会照片也能看出,日本公司要做的产品,与股民们熟悉的“太阳能板”差别非常大,更像是一种柔性“电池膜”。

  积水化学介绍称,钙钛矿薄膜的重量仅为硅电池的十五分之一。这种产品适合安装在无法承受太大重量的屋顶上,例如有避难作用的体育馆。日本政府希望把可再生能源在整体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提高至50%,大致需要将太阳能发电能力提高3倍以上。

(来源:社交媒体)

  由于日本的国土面积本来就很有限,适合装太阳能板的平坦陆地就更少了。钙钛矿薄膜可以安装在以往被认为“无法利用”的位置,例如建筑物的墙壁上。所以两者并不是完全替代和竞争的关系。

  话虽如此,要大规模推广这种产品,积水化学还需要解决性能和成本两道关卡。

  目前在30厘米宽的电池膜样本中,已经能实现15%的能源转换效率,公司希望能够在2030年前提高到18%,并最终向着20%前景,接近当前硅面板的水准。

  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成本。公司预期到2030年,钙钛矿电池的发电成本将达到每千瓦时14至20日元。哪怕比起现在的硅面板,还要贵60%。

  由于钙钛矿电池的物料成本比硅便宜,所以大规模量产将有助于平摊成本。与此同时,太阳能薄膜的重量较轻,安装成本上也能低一点。

  (财联社 史正丞 )

  • 并购重组潮起:优质标的获追捧 投行撮合忙
  • 多地发布容积率新规:“送面积”渐成标配 房地产品质竞争趋于白热化
  • 苏丹多地遇袭 已致34人死亡
  • 广哈通信:预计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.09%至29.06%
  • 古特雷斯:对特朗普的最好回应就是“加强多边主义”
  • 安徽固镇农村商业银行被罚76万元: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或者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、假名账户
  • 2.74亿元数据乌龙,600928,道歉
  • 商业逻辑有硬伤?DeepSeek破圈重创美芯片股,QDII疯狂换仓减仓
  • 摩根士丹利认为日元/美元还有更多走强空间
  • 消费金融“头牌”重组落定 资产质量考验股东协同
  • 华侨城武汉退地以待调规 房企博弈空间增大
  • 欧盟据悉讨论增加防务开支 或考虑联合债券
  • 日本上市公司推动百亿钙钛矿电池项目 背后有怎样的考量?的相关内容

    关键词: